无主线叙事市场中, 作为币安蓄水池的 Alpha 在争夺市场流动性上初见成效
无主线叙事市场中, 作为币安蓄水池的 Alpha 在争夺市场流动性上初见成效
作者: Kevin,the Researcher at Movemaker
Binance Alpha1.0的失败与Alpha2.0的战略转向
由于在币安钱包上失利,作为币安连接链上流动性桥梁的Binance Alpha1.0 宣告失败。 升级前的交易量和用户数都跌至历史新低的水平,Alpha上所有代币的日交易量总和不足1千万美元,日交易次数低于1万次,和币安交易所内的体量相比无疑差距悬殊。 不仅无法为交易所内吸引链上用户以及对应流动性,反而在市场营销上体现出负面影响。
因此,Binance Alpha 在3月底升级为 Binance Alpha2.0。 将Alpha直接集成到币安APP,和1.0只能通过币安Web3钱包访问不同,升级后用户可以用交易所里的资金即可进行Alpha token的购买。
无法通过扩大钱包用户规模,意味着币安通过Binance Alpha作为桥梁争夺链上流动性的策略无法奏效,不能吸引流动性的同时增强BSC的注意力。 换句话说,当币安在链上的增长无法形成自然的正循环时,只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将交易所内的流量反向注入Alpha中,来让Binance Alpha实现量变吸引市场注意,在足够财富效应下完成质变,彻底成为币安吸引链上流动性的前哨基地,放大BSC链的存在感。
缺乏共识确认下的等待期:Alpha2.0在“枪响”前的低谷
这种设想是合理的,但是想要奏效还需要一个大前提,即在流动性没有充裕的市场中,为观望的资金提供一个下场的共识,以此为导火索引爆Binance Alpha2.0的市场关注度。 如果没有这样的引子,即使Alpha升级到2.0,从三月底到四月中旬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挂单深度的铺陈,还是财富效应的宣传,都只能在短暂的窗口内激发起不到一周的市场讨论热度,很快又归于沉寂,于在4月上旬又重新陷入低谷。
当然这并非是Alpha2.0升级的失败或者战略方针出现失误,因为想要扩大Alpha的规模,也就是Alpha的总交易量,除了引入DEX中的流动性之外,就只有注入币安自身交易所中的流动性。 之所以1.0选择前者的方案,一方面这是二线交易所的现成打法,币安挪移过来市场可以很快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币安作为龙头交易所的绝对自信,和二线交易所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后者将链上流动性的引入视作立足之本或者根基所在,所以在用户体验或者营销应对上都能实现敏捷反应,而币安对于链上流动性的引入更多的是一种未雨绸缪,并非是燃眉之急。 因此,币安钱包的糟糕体验以及Q1市场走势的急转直下,让币安很难快速转身调整,导致Alpha1.0中道崩殂。
因此可以说,从交易所中反向注入流动性是币安最后的招数,也是最强力的升级。 不过从3.20-4.20的Alpha2.0数据来看,依然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为什么呢? 因为即使注入流动性的管道或者说路径已经搭建成功,但是流动性的一齐涌入还需要一个信号,一声枪响。 在当前加密市场所有叙事都宣告破灭的绝望氛围中,只有比特币能承担这样的发令枪的角色。
比特币信号启动,Alpha2.0交易生态迎来转机
而比特币的价格和美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比特币能够走出新的行情需要也需要来自宏观上的市场信心的支持。上一篇文章中,比特币在85000一带盘踞一周上就是在等待宏观上的信心确认。 因此当市场深陷关税以及衰退的双重重拳给予的恐惧之中,又因为90天关税冷静期和美国经济表现强劲以及中美谈判取得进展的利好消息刺激时,一个短暂的市场宽松周期出现,当下不必考虑关税进一步恶化的风险,也可以忽视衰退导致资金避险,在不长也不短的未来几十天中,利空源头被紧紧遏制,这对比特币来说就是充分的信心确认。 行情在4。21号开始启动,从以太坊三天的强势突破中可以看到大资金在抢跑,行情进入第二阶段。
因此,当比特币发出信号,饥渴的流动性会率先注入高风险资产中,而Alpha2.0打造的管道就开始体现作用
积分激励与代币泡沫:Alpha2.0的双轮驱动策略
回到Alpha2.0自身来说,它的主要作用除了前文提及的吸引脸上流动性,还有成为币安蓄水池的功能,为了弱化币安的上币效应,需要将新币上市时的流动性提前分流,同时又确保这些流动性确确实实地在币安里,而非外溢到其他交易所。 因此,当比特币发出信号,市场的短期共识强烈,接下来对于Alpha2.0来说的方向就非常简单了,即庄家在每个周期里炒作叙事的方式,也就是如何在蓄水池中制造泡沫。Alpha2.0选择两种制造泡沫的方式:
-
自下而上的积分促销
-
Alpha积分是提高交易量和流动性的直接激励,由15天内的余额积分和交易量积分相加得到。
-
余额积分: 交易所和钱包中持有不同余额的资产,每日可以获得不同积分,例如: 10,000 美元至